换教材了高三还能复读的,新高考模式有两种,分别是“3+3”模式和“3+1+2”模式。老高考考试科目是固定的,也就是文科生考语文、数学、英语、文科综合,理科生考语文、数学、英语、理科综合。所以考生要重新习惯新高考考试模式的重大挑战。

是可以参加高考复读的。到目前为止,国家也没有明确的禁止高考复读。在这种情况下,高考改革基本不影响参加高考复读,复读考生仍然可以选择物化生或者政史组合的方式参加高考。
但是,新高考的改革方案实施后,对于复读生来说,不要以复读的优劣势来判断,而是要根据考生个人分数的差异进行个体分析,并不是一概而论。对于部分考生来说,在新高考制度下参加高考复读是有益的。但对于部分考生来说,可能并不适合高考复读,欲速则不达,所以要理性对待复读。

新旧教材肯定有区别,但自然学科的知识点差别不大,只是编排体系不同,但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变化稍大。
教材修改,对复读是否有影响,需要根据情况来判断:
首先:在应届毕业生班级插班会有影响,毕竟教师很难做到全面关注,会以大部分为主组织教学。
第二种情况:单独上课的复读课基本没有影响。因为单独上课,学校会安排学科组在制定备考计划时考虑教材的差异,制定补偿计划。
各学科新旧教材对比
语文
高考对语文读、写、听、说能力的考查一点也没有变,两种教材在高考知识点上没有本质区别,新教材增加了阅读的考查,实用类文本从多则材料变成了单篇阅读。新教材侧重语言积累与构建。
数学
高考数学最大的变化是原所学章节顺序变化,知识点并无太大改变。从新教材的内容可以看出,原先三视图以及程序框架部分已经彻底删掉,现在只是给大家介绍直观图的概念。
英语
1.必修一单词总量有所降低,惯用语增加,单元阅读文本字数呈现逐减趋势。
2.单元听力环节由原来的一部分增加为两部分,增加了说的环节和视听看的环节;语法删去高考不常考的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,增加与初中相关联的短语,反义疑问句及将来时的表达,体现了初高衔接;写作这部分有详细的方法指导,使得教学过程更具体。
物理
所学内容没有变化,学习顺序也没有太大变化,只是进行了分类整理
历史
两种教材在高考知识点方面,没有本质不同,没有知识点的本质区别;考查方式两者本质相同
化学
新旧教材总的来说绝大部分内容不变,只是考查形式、顺序和要求上有所调整。新教材穿插进元素化合物的学习,增加了大量与化学历史或生产生活直接相关的实验,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验思维能力。
生物
新旧教材在高考知识点方面没有本质的区别,只是部分知识点有所调整,试题类型改变在没有选修题目,大题部分每本书一题。
地理
新教材延续了旧教材以人地关系为主线的指导思想,突出和深化了人地关系,形成了自然环境——人类活动与人文环境——环境与发展的主线,在教学中有机渗透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。
政治
必修4册教材采取总分方式,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》是总览和基础,让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有总体了解;《经济与社会》《政治与法治》《哲学与文化》分领域进行深入阐释,让学生具体理解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。

树立合适的学习目标。根据个人基础和提升空间设定实际可行的目标,避免目标设定过高或过低。
学会减压。复读过程中会面临各种压力,学会自我调节和宣泄情绪很重要。
适时自我安慰。面对复读的必要性和风险,保持心态平和,相信自己。
尽早确定选考科目。了解新高考模式,尽早确定选考科目并集中精力准备。
重视弱势科目。集中精力提高弱势科目的成绩,而不是仅仅专注于强项。
保持专注。将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,避免受到不必要的干扰。
做好心理调节。遇到困难时寻求老师、家长或专业人士的帮助。
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。包括每天的学习时间、内容等,保持高效的学习节奏。